Sunday, April 9, 2006

繁簡兼備?

三月二十四日,明報報導聯合國決定零八年後,劃一使用簡體字為中文官方文字。 

開段的最後一句,引述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張雙慶:繁體字面對邊緣化危機,港生學習中文字更應該「繁簡兼備」,以便豐富文字修養,長遠可成為港生優勢。 

以上引述有可能被某報斷章取義。無論如何,在下完全不敢認同當中的「豐富文字修養」。簡體字源於繁體字,而香港學生用的是繁體。「繁簡兼備」,又如何便於「豐富文字修養」? 

馬英九先生對此事曾作回應:他舉例早前台灣清華大學校長劉兆玄到湖南長沙馬王堆觀賞出土文物,看到漢朝的帛書,邊看邊唸,後面站一對英國夫婦,大驚問這是兩千多年的東西,你怎麼看得懂呢?劉兆玄說所有台灣人都看得懂;可是那個大陸導遊卻看不懂。 

這正是繁體字應該保存下來的原因。 

聽說大陸人時常恥笑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不談「捉我吧!如果你可以」的例子,看看新華社四月九日用簡體字寫的報導: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表之際,中央文明辦負責同志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就學習貫徹《意見》精神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從小就學習繁體字的我會這樣寫:本社就〈改善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及管理事宜〉採訪了中央文明辦的負責人員。 

簡體字,筆劃簡單,易於學習,但寫的人卻吞吞吐吐、婆婆媽媽、繁繁複複,字體簡單,又有何用? 

學簡體字可以「豐富文字修養」?張教授,你大我呀?